- 发布人:admin
- 时间:2017-06-13
- 点击:0
- 来源:[db:来源]
春秋时期,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,每经过一个地方,孔子必然会向他的弟子讲一些语录,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。这也就是最早的师生之间而现在,师生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?
有的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压迫与被压迫者的关系。老师是压迫者,就像地主;学生是被压迫者,就像长工。而地主对这些实行了“三不”政策,即不做与读书无关的事,不做与提高成绩无用的事,不学与读书学习无关的东西。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: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他的弟子来到了一个宁静的村庄,农夫都忙着务农。孔子的一个弟子就问:“老师,请问如何使用农具耕地务农。”孔子气愤回答:“你问这个有何用,真没出息。”孔子认为他的弟子应该与他一样,学习修身治国之道,不应该去了解、学习这种“小事”,老师强把自己的意愿放在学生身上,如同学生是他们所管束的对象,应该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事。
也有的人认为师生之间是朋友。课堂上,师生应为师生;课下,师生应为良友。这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,也应该聆听学生的建议,做到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;在课下,师生亲密交谈,诉说心声,聆听往事。
我更认同后一种的看法,因为老师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号,学生也只是一种学习者的称呼,他们一个是知识的传播者,一个是知识的接受者。不同年龄,不同时代的两种人,可以成为朋友,他们之间没有心理学上所说那种代沟。
我的老师是一位男老师,开始的时候我认为他很凶,其实并不然,因为他从来没有发过火,只是嗓音大了些,他总是笑脸面对我们,他的课上常常充满欢笑,他常常在课下找我聊天,我也很喜欢,并不是因为我是优等生,而是我们是真诚相待的朋友。
师生之间,其实就是朋友,大家在一起交流、学习,就是如此。
师生之间是快乐的,师生之间是美丽的,师生之间是互相照顾的师生之间太多太多的事,是那样感动人,是那样使人出乎意料。有父亲对待孩子的感觉,有一种极大的父爱之情,老师对学生是那样和蔼可亲。
上次运动会,老师选中了我,那是我与老师最快乐,温暖的一次。老师把牌号挂在我们背上。我跑完后,老师急忙给我水喝,生怕我们渴着,又急忙给我披上衣服,生怕我冷了。在别人跑时,老师时时刻刻为我们听着,生怕把我们“作废”了;我们跑时,老师给我们领跑,让我们跑一个好成绩;吃饭时哪一碗少了,老师便让她们再加,生怕我们饿了;我们不喝汤,也让我们喝,生怕渴着我们。吃完饭,又给我们买水喝。腿疼了,老师说:"蹲站
蹲站"直到我们摔跤了,才停的这样,我们的腿就再也不疼了.
还有一次,是我们和老师最快乐的一次.那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了,老师让我们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字,而且还要上写.我们都以为老师'喝醉'了,才会上这样轻松的课,可是不是,老师跟我们说,他觉得这样的课很重要.而且还说了叶俊豪上自习时玩篮球玩的多么开心,连老师都看入迷了.他哭了,流下了后悔和悔改的眼泪.我们大家都笑了,老师也笑了.我们是那么地快乐.到了第二节,我们整个教室也处于快乐之中.老师说:'我们去参加运动会,别人都瞧不起我们,可是,我们用实力打败了别人,别人再也不敢瞧不起我们了.'我们又笑了。
师生之间真幸福呀,我如同有了好多亲兄姐妹,又多了一个“父亲”,我好高兴。

